当前位置:穿越中国—新华通讯社主办! >> 热点资讯 >> 浏览文章

彝族同胞用双脚跳出致富之路

来源:中国旅游新闻网 发布时间:2020年09月14日 点击数:

图为晴隆阿妹戚托小镇


地处晴隆县东南面的三宝乡,属于少、边、远高寒山区,山高、坡陡、谷深、水低是一直困扰居民的问题。2017年晴隆县委、县政府开启整乡异地搬迁工程。今年6月,全部完成搬迁工作。为了打消搬迁群众对迁入地的陌生感,留住传统文化根源,晴隆县委、县政府将移民安置点命名为阿妹戚托小镇。小镇可容纳安置对象8000余人。

阿妹戚托是当地彝族的传统民间舞蹈,意为姑娘出嫁舞,是彝族姑娘出嫁前夕举行的传统群体性舞蹈,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舞蹈以脚为主要载体,踏地为节,节奏欢快、气氛热烈,被誉为“东方的踢踏舞”。如今,“阿妹戚托”已成为当地彝族文化的代表。

图为阿妹戚托小镇搬迁居民的住房

为了解决当地居民“搬后怎么办”的问题,当地政府充分挖掘彝族文化内涵,融合民俗与民族特色设计布局,将阿妹戚托小镇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、旅游扶贫示范小镇,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活动。居民们经过就业技能培训后可参加演出,让他们搬迁后有事可做。

三宝街道宣传委员彭永贵说:“用民族文化引领旅游,以旅游产业带动发展,我们号召老百姓来进行民俗舞蹈表演,当地的旅游企业给他们钱,游客来了也会给他们带来收入,老百姓的日子自然就会好起来。”

2019年,阿妹戚托小镇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10万人次,景区有了人气,老百姓自然就有了收入,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。


图为三宝街道彝族姑娘文安梅


34岁的文安梅是阿妹戚托小镇的居民,她14岁便开始学习阿妹戚托。异地搬迁之后,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她牵头成立了一个艺术团,共有14名正式团员和100余名群众表演者。他们每天晚上在景区的居民广场表演阿妹戚托,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文安梅说:“我们的群众表演者,每天晚上从7点表演到9点,一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。如果他们表演得很好,我们也会把他们吸纳到艺术团之中。艺术团团员转正后每个月会有3580元的收入。”

用双脚跳出致富之路,勤劳的彝族姑娘、风景宜人阿妹戚托小镇正在向人们诉说着脱贫的喜悦。